繼中國政府于9月初對ICO采取全面禁止的措施后,近幾日,全球各國也相繼采取行動,嚴管ICO融資活動。
美國證監會SEC于近日首次以違反反洗錢法為由起訴了兩家ICO融資公司,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全面叫停ICO融資活動,澳大利亞證監會也公告稱監管機構將依據 ICO項目所涉及的行業與業務的差異適配于不同的法律法規。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出手圍剿ICO。
美國證監會再出手
據悉,美國證監會此次起訴的ICO項目分別由一家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房地產公司Diamond Reserve Club World(下稱DRC World)和一家鉆石公司REcoin Group Foundation(下稱REcoin)發起,兩家公司的創始人為Maksim Zaslavskiy。
據外媒報道,這兩家公司公開發行ICO代幣存在違反聯邦證券法的反洗錢和注冊規定嫌疑,同時還在ICO中誤導并欺詐投資者,出售未經登記注冊的證券資產。SEC認為,Zaslavskiy發起的兩次代幣銷售活動中的加密代幣沒有資產支撐。
雖然Zaslavskiy告訴投資者REcoin有律師、專家、經濟商和會計團隊,但據SEC調查,REcoin的ICO資金用于房地產投資,項目團隊并沒有雇傭任何投資人員。同時,雖然Zaslavskiy聲稱的融資金額在200萬美元到400萬美元之間,但實際情況卻只有30萬美元。
另一家公司DRC World宣傳時表示會投資鉆石,并向投資者提供產品折扣,但實際上公司并沒有投資鉆石和任何其他項目。
目前,紐約布魯克林聯邦地方法院已經通過法庭緊急勒令兩家公司和Zaslavskiy進行資產凍結。SEC或將勒令兩家公司歸還所有資金,并做出處罰,同時還將禁止Zaslavskiy未來繼續參與任何數字證券發行活動。
美國證監會(SEC)此前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警告市場參與者:即便使用了區塊鏈技術,虛擬組織發起的要約或銷售仍受到聯邦證券法律的管轄,并稱這同時適用于“ICO”和“Token Sales”(代幣銷售)。美國證監會(SEC)首席會計師韋斯利·布里克爾(Wesley Bricker)表示:“不管發行實體是傳統公司還是分散的自治組織,不管證券公司利用美元還是虛擬貨幣交易證券,不管是以證書形式發放資金還是以分布式賬本技術分發,聯邦證券法都適用于那些在美國提供和出售證券的人。”
全球圍剿ICO
與此同時,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于9月29日舉行了“聯合TF”虛擬貨幣相關機構第三次會議,正式宣布將禁止通過各種形式的虛擬貨幣進行籌集資金。同時,虛擬貨幣交易需要受到嚴格的控制和監視。
FSC指出,任何參與ICO發行的人都將受到“嚴厲處罰”。一位財務官員還表示,“我們不會將虛擬貨幣交易合法化,我們將把虛擬貨幣交易和類似的交易徹底控制”。
據外媒報道稱,之所以做出禁止ICO作為融資工具的決定是因為該國政府看到了一些問題,例如金融詐騙的風險增加。據悉,韓國金融監管機構計劃在2018年1月對向虛擬貨幣交易所提供儲蓄賬戶服務的銀行進行大規模的銀行反洗錢義務檢查。
澳大利亞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近日也針對ICO頒布了相關監管文件。根據ASIC官網公告顯示,監管機構將依據 ICO項目所涉及的行業與業務的差異適配于不同的法律法規。
ASIC在公告中稱,單純的代幣交易將歸由澳大利亞的消費者通用法規(General Australian Consumer Law)進行管理,而提供金融產品的ICO項目則受《企業法》(Corporations Act)的監管。
同時,ICO 項目方在澳大利亞需要履行信息披露、登記注冊以及獲得監管方許可的義務。ASIC公告表示,一般情況下,ICO的發行方會為項目的參與者提供一份購買憑證,但是當憑證權益價值會受到發行方的資金池或對資金池使用而造成波動,那么這個 ICO項目將歸MIS管理(投資管理辦法)。ASIC對于ICO白皮書的監管態度與手段將與招股說明書無異,禁止白皮書中出現誤導性或欺騙性陳述。
截至目前,中國、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已紛紛表明對ICO的監管態度。整體來看,ICO存在欺詐、信息不透明、洗錢等風險,國外的監管態勢將進一步趨嚴,嚴管ICO相關項目和參與企業。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