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就《意見》的相關熱點話題,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采訪。
記者:黨中央為何單獨出臺以農業綠色發展為主題的《意見》?
韓長賦:《意見》是黨中央出臺的第一個關于農業綠色發展的文件,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2017年中央深化改革議程中的一個重要議題,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經過研究、調研,形成了《意見》初稿,第37次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兑庖姟返挠“l表明了黨中央對農業綠色發展的高度重視,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綠色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實施“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農業上的具體體現。農業綠色發展是整個綠色發展的基礎,事關國家食物安全、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事關當代人福祉和子孫后代永續發展。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也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不過,當下發展綠色農業的任務依舊艱巨,農業主要依靠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方式沒有根本改變。目前,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經濟社會條件都已具備,到了必須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記者:《意見》最突出的亮點是什么?
韓長賦:《意見》描繪出了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路線圖”“時間表”,其突出亮點可以概括為“四個首次”。
首次全面提出農業綠色發展的總體目標?!兑庖姟诽岢隽?ldquo;三不、兩零、一全”的總體目標,即耕地數量不減少、耕地質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秸稈、畜禽糞污、農膜等農業廢棄物全利用。
首次明確提出農業綠色發展的四方面任務。在農業主體功能與空間布局上,建立農業生產力布局等制度;在資源保護與節約利用上,建立耕地輪作休耕等制度;在產地環境保護治理上,健全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減量使用制度;在修復農業生態系統上,推進草原生態保護與恢復、濕地養護等。
首次系統提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安排。比如,建立工業和城鎮污染向農業轉移的防控機制、完善農業生態補貼制度等。
首次大力倡導開展農業綠色發展的全民行動。在生產領域,推行投入品綠色生產、加工流通綠色循環等綠色生產方式;在消費領域,持續開展“光盤行動”。
記者:談到農業綠色發展,老百姓希望污染少一些、環境美一些、農產品質量好一些,《意見》對推動解決農業綠色發展突出問題是如何安排的?
韓長賦:《意見》針對當前農業綠色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從強化資源保護和節約利用、加強產業環境保護與治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近年來,農業部門緊緊圍繞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農藥施用總量、推進畜禽污染地膜秸稈基本資源化利用的“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打響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2016年,農藥施用量保持零增長,化肥使用量接近零增長,農業生產力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生態農業新格局逐步建立。
今年,國家啟動實施了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一是畜禽糞污治理行動。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問題;二是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力爭到2020年果菜茶核心產區和知名品牌生產基地化肥使用量減少50%以上;三是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力爭到2020年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四是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行動。加快推進長江流域全面禁捕;五是農膜回收行動。力爭到2020年回收率達到80%以上。
記者:強調綠色發展會不會影響農產品產量,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需要處理好哪些關系?
韓長賦:《意見》強調,要正確處理農業綠色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糧食安全、農民增收的關系,實現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的協調統一。在處理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上,要避免把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對立起來;在處理與糧食安全的關系上,必須堅持糧食安全是農業綠色發展的底線;在處理與農民增收的關系上,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變綠色為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