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再“瘦身” 促跨國投資進一步回暖
來源:金融時報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自今年7月23日起施行。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發布2020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全面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外商投資法》施行后,推進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的最新配套文件,展示了我國堅定不移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跨國投資的決心,將進一步完善外商投資環境,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只減不增 提高服務業制造業農業開放水平
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對外商投資的開放。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提出了自貿試驗區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2017年6月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首次提出全國范圍內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此后每年6月,新版的全國和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總會如期公布,并且不斷壓縮。
2017年至2019年,我國連續三年修訂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在金融、汽車等行業領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開放舉措,有效提振了外商投資信心。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在全球跨國投資連續下滑的背景下,我國吸引外資分別達1363億美元、1383億美元、1412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實現了穩中有增、穩中提質。
具體來看,與2019年版相比,2020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提高了服務業、制造業、農業開放水平。其中,全國負面清單由40條減至33條,壓減比例為17.5%,還有2條部分開放;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由37條減至30條,壓減比例為18.9%,還有1條部分開放。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大偉分析稱,這是我國政府連續第四年對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進行壓減,突出展現了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和世界各國共同應對疫情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對推動跨國投資盡快回暖、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中國從2013年以來對外資限制程度迅速下降,下降幅度是各主要經濟體中最大的之一。“可以說,負面清單的不斷壓縮是推動中國投資自由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方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表示。
壓縮負面清單 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測,由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規模將同比下降40%。“正是因為這樣,2020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出臺具有和往年不同的意義。”崔凡表示。
目前來看,我國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正在積極推動復工復產,有望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推動力。李大偉表示,在這一過程中,我國立足自身經濟高質量發展訴求,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和鼓勵全球跨國公司來華投資興業,不但有助于我國自身經濟的恢復,更能夠通過產業鏈的傳導效應,帶動與來華投資企業具有緊密上下游關系的諸多企業復工復產、新增投資,進而有效推動全球貿易投資逐步回穩,為抗擊疫情、增強經濟活力作出積極貢獻。
“可以說,每一個負面清單條目的取消或放寬都意味著一個更加開放的領域,會帶來相應的外資流入。”崔凡舉例說,在擴增量方面,在今年4月1日全國范圍內取消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當天,路博邁(Neuberger Berman)和貝萊德(BlackRock)就向中國監管部門提交了在中國設立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的申請;2018年新能源汽車與專用車股比限制的取消則直接迎來了特斯拉在上海的落戶。
同時,股比限制的取消或放松對現有外資穩存量也具有現實意義。崔凡表示,現有的外商投資企業進入業務相關的新開放領域之后,能更好地優化部署其組織結構和產業鏈,從而更愿意長期留在中國拓展業務。
優化營商環境 讓外商愿意來留得住有發展
展望下一階段我國利用外資的形勢,崔凡認為,中國有統一龐大且日益增長的國內市場,還有完整的產業體系、良好的基礎設施、充足的人力資源以及穩定的社會環境。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將進一步向中高端攀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與區域價值鏈中的中心地位將更加鞏固。
“真正有全球戰略眼光的投資者必然不會放棄在中國的投資機會,惠州??松梨陧椖?、湛江巴斯夫項目、西安三星項目等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的項目正在陸續落地。”崔凡說。
外資進入中國按照中國法律設立的企業就是中國企業,原則上應該享受國民待遇,受到與內資企業一視同仁的監管,一樣地享受超大規模市場紅利。崔凡分析稱,當越來越多的外資由于龐大國內市場的吸引力而進入中國,公平競爭環境的建設就顯得更加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過程和營商環境的改善過程也就是對外開放的深化過程。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