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閻俏如/北京報道
體外診斷行業在我國正處于快速成長期,這一領域的公司成為申報科創板???。近日,科美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美診斷”)科創板上市申請正式獲得受理。
引起廣泛關注的是,科美診斷在招股書中披露了共計7起與成都愛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興生物”)的糾紛,均為知識產權相關,其中科美診斷及其子公司博陽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陽生物”)作為原告的訴訟有5起,請求金額合計超過7000萬元。
就在科美診斷招股書披露不久之后,愛興生物就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嚴正聲明》,稱科美診斷信息披露不完整,并公開了一起愛興生物訴科美診斷商業詆毀案件,并對科美診斷3件專利提出專利無效請求。
針對相關事項,科美診斷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由于目前公司處于上市靜默期,不便回復,相關問題可以關注公司的交易所問詢回函。愛興生物方面未對記者采訪作出回應。
被指信披不完整
科美診斷招股書顯示,截至4月30日,科美診斷及子公司博陽生物與愛興生物之間尚未了結金額10萬元以上的訴訟、仲裁共7項,請求金額共計超過7000萬元,全部為知識產權相關訴訟。
科美診斷及博陽生物作為原告的案件共5起,案由包括侵犯技術秘密、侵犯專利、侵犯作品著作權。其中請求金額最大的一筆達到6900萬元。原告博陽生物認為愛興生物銷售的以“肌鈣蛋白I測定試劑盒(均相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為代表的系列體外診斷試劑盒產品侵犯博陽生物的技術秘密,博陽生物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愛興生物和聯合創始人程敏卓停止侵權、賠償損失共計6900萬元、公開賠禮道歉。
科美診斷及博陽生物作為被告的案件披露了兩起。招股書稱,愛興生物認為博陽生物某項專利的說明書附圖侵犯了北京貝泰科技有限公司、愛興生物的著作權。另一起為愛興生物認為科美診斷某項外觀設計專利的圖片和圖形界面侵犯了愛興生物的著作權。愛興生物分別于2019年9月和2020年2月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對方停止侵權、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分別共計10萬元和13.1萬元。目前兩起案件均在審理中。
科美診斷認為,第一起訴訟是著作權糾紛,不涉及專利有效性,涉案金額較小。 第二起案件的涉案外觀設計專利未在發行人主要產品和服務中應用,且涉案金額較小。因此上述訴訟不會對發行人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不過,科美診斷招股書披露后不久,愛興生物便針鋒相對發布了相關聲明。
6月30日,愛興生物發布針對科美診斷IPO招股說明書的《嚴正聲明》,稱科美診斷招股書中有關科美診斷及子公司博陽生物與愛興生物之間涉及的公司重大訴訟、仲裁及其他爭議事項披露不完整,涉嫌誤導審核機構。
愛興生物提出了上述兩起案件中科美診斷及博陽生物涉嫌侵權的具體專利,這些內容在招股書中未進行披露。其一為,愛興生物認為科美診斷及博陽生物將愛興生物申請的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中的兩幅說明書附圖進行修改后,作為其自己的專利申請文件的內容,申請了兩件名為“一種均相化學發光POCT檢測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故提起訴訟。
其二為,愛興生物認為科美診斷將其外觀設計專利的設計圖和LIA-12分析儀的圖形界面進行修改后,用于申請了名為“測定儀的圖形用戶界面”的外觀設計專利,故提起訴訟。
就上述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愛興生物已經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宣告專利權無效,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對兩項專利作出決定,宣告專利權部分無效,關于外觀設計專利的申請宣告無效正在審理中。
科美診斷招股書指出,開發高度集成、自動化的診斷系統,和簡單、快速、便于普及的快速診斷是開發差異化產品、提高細分市場競爭力和市占率的兩大方向。通過實施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產品研發項目,即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之一,公司將在儀器流水線平臺和儀器小型化兩個方向同時開展研發工作。
而愛興生物方面認為,上述科美診斷被訴抄襲的專利“一種均相化學發光POCT檢測裝置”和“測定儀的圖形用戶界面”均涉及快速診斷裝置。
科美診斷招股書顯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包括新建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基地項目、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產品研發項目。
雙方創始人曾合作
除了侵犯知識產權訴訟,愛興生物還稱科美診斷未披露一起商業詆毀案件。
2019年4月,在愛興生物與潛在投資方進行融資談判時,科美診斷及博陽生物向愛興生物潛在投資方發送“商業秘密侵權”的律師警告函,還向愛興生物經銷商發送律師警告函,并在函中尋求與該經銷商的合作。愛興生物認為科美診斷的行為破壞公司正常經營和融資的商業目的明顯,并于2020年5月向法院提起商業詆毀訴訟。
從一系列的互訴案件可以看出,科美診斷與愛興生物在業務上存在重合和競爭關系??泼涝\斷和愛興生物的主要業務都聚焦在免疫診斷上,采用化學發光方案。
愛興生物聯合創始人、研發負責人程敏卓在2019年發表的文章介紹了科美診斷和愛興生物使用的均相化學發光檢測技術的歷史。LOCI診斷技術最早由美國科學家發現,由美國德靈公司開發。2007年德靈公司被西門子診斷收購后,LOCI技術的發展創新出現了停滯。
2004年,博陽生物創始人趙衛國首次將該技術引進國內,并開發了高通量的大型化學發光系統LICA技術平臺。2016年,愛興生物在LOCI技術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創新,提升了單體氧的能量轉化效率并將其應用于均相化學發光POCT系統。
程敏卓在文章中稱,愛興生物已取得7項產品注冊證,并自主擁有核心原料和相關知識產權。
文獻顯示,程敏卓與趙衛國曾于2014年在《免疫學雜志》上合作發表文章《基于光激化學發光技術開發的多表位檢測cTnI的方法》,當時程敏卓的單位是同濟大學生命科學院,趙衛國的單位是博陽生物。
根據科美診斷招股書,在兩起博陽生物訴愛興生物侵犯技術秘密的案件中,程敏卓同樣是被告之一。不過,雙方均未說明一系列的訴訟與此前合作是否有關。
股權激勵致兩年虧損
科美診斷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4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擁有173項國內醫療器械注冊證書。
報告期內,科美診斷的營業收入維持穩定增長,2017~2019年分別達到3.19億元、3.66億元和4.55億元。
不過,由于公司于2017年和2018年實施股權激勵,分別確認股份支付費用5.24億元和5.20億元,導致公司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虧損4.35億元和4.24億元,至2019年凈利潤才扭虧為盈利1.41億元。
2017年10月,為股權激勵目的,公司新設寧波英維力、寧波科倍奧分別作為管理層持股平臺和員工持股平臺。同月,兩個平臺完成對科美診斷前身科美生物的增資。2018年2月,科美生物控股股東CDMC轉讓其持有的科美生物63.57%股份給上海沛禧、橫琴君聯等新增股東。
股權激勵實施完畢后,寧波英維力持有科美生物 30%股份,寧波科倍奧持有科美生物5%股份,李臨通過上述持股平臺合計控制科美生物35%的股份。
2018年2月,CDMC轉讓其持有的科美生物股份(29.190, 0.44, 1.53%)后,科美生物控股股東變更為寧波英維力,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李臨。
目前公司收入主要來源于LiCA系列產品和CC系列產品。2017~2019年,公司LiCA系列產品的營收占比由43.63%提升至65.81%,CC系列產品營收占比則從55.62%下降至33.80%。
科美診斷表示,CC系列產品為公司傳統產品線,公司近年來已經停止CC系列產品相關的研發投入和銷售渠道建設,報告期內CC系列產品的銷售收入總體保持穩定并略有下滑。
招股書顯示,LiCA系列產品配套的檢測儀器LiCA500型及LiCA 800型均由嘉興凱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獨家供應。2019年公司對其采購金額占比達到44.62%。
免責聲明: 遼寧財富網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中央機構 | 人大機構 | 國家主席 | 國務院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政協機構 | 民主黨派 | 群眾團體 | 駐外機構 | 友情鏈接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網絡110報警服務 | 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遼寧財富網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系方式 | 本站地圖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8828271 88828235 | 對外服務: 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聯系我們:527 822 9@qq.com